摘要: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能否提高实习医师有创操作技术培训效率。方法:选择2010级及2011级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专业实习学生12名,根据在校学习成绩及实验成绩平均分为2组,以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术教学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由带教老师现场指导;实验组采用微格式教学培训,老师现场指导,麻醉结束后师生同时观看录像点评。结果:两组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及实验成绩统计学无差异,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累计不规范次数及所需例数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格教学可有效提高实习医师有创操作技术培训效率。
关键词:
微格教学;临床实习;有创操作;
社会发展对医务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实习医师的动手机会特别是有创操作技术越来越少,如何快速的让实习医师掌握必备的有创操作技术,曾提出导师制带教一定程度上加快掌握速度[1-2],但仍不尽如人意。随着现代化医院监控设备安装,微格教学得到推广,即培训人员通过反复观看录像找出自己行为不足以便改进的教学方法[3],本研究以临床麻醉学椎管内麻醉教学为例,探讨微格式教学在实习医师有创操作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师生选择与分组。
选择2010级及2011级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专业实习学生12名,根据其在校学习成绩及实验成绩平均分为2组。
3名带教老师均为潍坊医学院编制五年以上讲师,每名教师分别对上半学期传统带教,上半学期微格式带教,下半学期传统带教,下半学期微格式带教各一名。
(二)带教方法。
选择实习期间18-65岁成年需要腰硬联合麻醉择期手术ASAI-II级患者作为实施对象。
对照组采用的传统带教方法,入科后进行麻醉科基本要求培训后,由从患者入手术室开始,核对患者、监护、摆体位、穿刺、置管及整个过程的无菌术,直到患者出手术室均有带教老师指导并点评。
实验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手术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手术室监控录像,先由学生指出不足之处、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案,然后指导老师对学生没有指出的不足之处进行点评。
(三)考核指标。
在带教老师认为完全胜任即在整个穿刺中没有违背操作原则时,累计不规范次数及所累计患者例数。
不规范次数累计是由第三方老师根据录像评价,内容包括核对,监护,无菌术,穿刺手法,配合项目,每一项不规范重复积分,如无菌操作同一次穿刺中两个时间点不规范行为记两次。
(四)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AS9.02e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实习学生在年龄,性别,在校学习成绩及实验成绩均统计学无差异(P>0.05)。
(二)带教效果指标比较。
在带教老师认为完全胜任即在整个穿刺中没有违背操作原则,且流畅完成穿刺时,累计不规范次数对照组为61.83±8.70,实验组为23.67±6.02(P<0.05),所累计患者例数对照组为13.83±2.32,实验组为7.17±1.4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医疗需求层次明显提高,甚至不少地区出现患者选医生现象,这无异于把年轻医师拒之门外,实习医师自然更缺少有创操作的机会。对于医患矛盾加剧今天,加快实习医师成长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十一世纪初提出导师制在特色专业实习期间的应用,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不是掌握速度仍需进一步加快。
由于现代化手术间均装有多个摄像头,可以全方位监测手术间内每个人的行为,因此本研究在导师制研究基础之上,采用微格式教学方法进行实习有创操作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微格式教学可以起到指导全面作用。在有创操作过程中,学生操作不流畅动作;发生不会造成损失微小的事件,为避免指出时患者听到引起强烈应激反应,带教老师可能就不现场提及,手术结束后可能忘记所指导内容;而微格教学法在手术结束后师生同时回放时,场景重现,指导老师与实习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及时交流。
微格式教学可以起到细致入微指导作用。有创操作无菌术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学习医师在最初操作时,常手套触及非无菌区而实习医师没有察觉,甚至当带教老师让其更换手套感到委屈,通过手术后视频缓慢回放,可以使学生心服口服,并意识到自己盲区所犯错误,避免再次发生。
微格式教学可以起到警示指导作用。在有创操作时,由于一些特殊情况瞬间发生,实习学生还没来的及发现,带教老师就接过操作避免给患者造成损失,如在硬膜外穿刺环节学生穿破硬脊膜造成脑脊液大量流出,此时带教老师需要紧急处置,而手术结束后学生无法回顾场面。微格教学可以通过录像慢放,告知其发生前的征兆,发生后的表现及并发症的处理,警示以后不要再犯类似失误[4-5]。
微格教学可以起到关注全局作用。围麻醉期间,在手术间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专业人员掺杂一起,不仅有麻醉实习医师,带教老师及患者,还有外科医师、外科实习医师、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实习护士,各个专业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微格教学通过录像回放可以看到实习学生对非麻醉操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如何避免对已打好手术台的污染,穿刺结束外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医师相互配合摆放体位。
因此,本研究发现通过手术室内微格教学明显降低到完全掌握技术时不规范操作累计次数及所累计患者例数,值得在其他有创技术培训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成明,隽兆东,刘亚,等.特色专业本科生实习实行导师制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17-18.
[2]张成明,于金玲,曾现伟,等.带教方式对特色专业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17,37.
[3]林策,郑雅,蔡年高,等.基于微格教学的全科医生诊疗思维训练系统的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89-90.
[4]王炜为.“三明治”教学法联合“微信”微格教学在神经系统查体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52-53.
[5]王亚君,李晓辉,张国利,等.微格教学法应用于儿科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7-8.